观展|设计不再只是“设计”,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设计不再只是“设计”
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从2014年开始至今,北京时代美术馆在每年的夏日都会以“旋构塔”作为青年项目的启动仪式,让活跃在艺术前沿的青年艺术家们齐聚在一起,与策展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设计不再只是“设计”,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设计正在转化为一种无边际社会实践;设计教育不再只是“设计”教育,今天的设计人才需要更加复合的能力,包括创新思考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独立解决能力、快速原型能力、多维呈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批判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个人管理能力等。设计成为艺术联系社会、实现创新价值的手段与桥梁。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美术院校,并在国际一流的美术院校中享有重要地位。
展会特色此次北京时代美术馆与中央美院设计学院优秀策展团队共同合作,通过艺术展览、社区介入、社区学院等方式,“设计不在”既是一次设计教改成果的公共呈现,也是一次设计介入社区的有益尝试。展出在美术馆以及商业综合体各处的40余件作品或许不再是所谓的“设计”作品,但却是对设计与社会思辨、技术伦理以及个体意识的新鲜实验成果。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我希望这个展览不仅是一个展示,同时也是借助时代美术馆的地理优势,形成与公众更广泛对话、交流的契机,由此使得我们年轻艺术家的才华得以更好地施展,使得社会公众能够更多理解艺术,更多理解文化,理解今天我们时代提出的许多命题”。
关键词——技术与伦理、生命与科技、移动与城市、拟像与实像
智人面临着诸多的议题,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须去证明的“常识”,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讲到“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其实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
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就自身、技术伦理与未来的关系进行发问与反思,通过动态影像、交互装置、VR虚拟现实和游戏等方式,用科技的语言向世界预测一种不确定的未来。
作品以昆虫为核心,将它们的运动作为作品观念的运行主线,整体以机械装置为载体,其运行和发声的肇始由昆虫的无规律运动连环触发。
将义肢定义为伤残者与外界的情感交互界面,触碰引起的情感波动会以纹路的形式反馈在假肢上,由他人的介入来帮助患者重建自尊,并形成新的身体美学。作品着眼于伤残者的生存处境以及未来发展,关注的是假肢的人文关怀。
观众戴上眼镜躺在胶囊之中时就在意识和物质的层面进入了我创造的虚拟世界。眼镜中观众会依次进入6个同一主题不同风格的空间,空间发生切换时,上一个空间会变成下一个空间中漂浮在半空的胶囊,彼此成为一个无限循环的牢笼。
一种材料有物质与情感两方面,物质上无生命体的仿生改造等标志着材料在未来体系下有“永恒”意识趋向的技术突进,作品将材料赋予“生命”,引发观众对生命及新的生活方式变革下自身情感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进一步审思。
“这个世界没有你会更好,你干脆不要出生。”语言的力度,往往较之其他复合媒介更其原始而深远。作品通过即时追踪网络暴力的实时叠增数据,以物理装置方式进行感受层面的情绪表达,进而将视觉、听觉的双重感官传达给观众。
网络图像是一种混杂重组再生的形式,网络图像可以被无限复制、粘贴、下载、修改、生成,而产生劣质的图像(poor image),现代人类都以图像的信息残片存在于虚拟世界中。劣质图像的生命循环是否就如同人类一样,渺小又壮观,在网络中死去而后重生,化为其他。
作品由互动装置和视频组成,装置通过互动来模拟人在生物内部。视频中的人物生活在人造生物的集群内,其中反复出现带有低画质和播放字样的落日、天鹅迁徙、凯卡克舞以及拥挤的车流等,隐喻了生物与人造物的关联性。
动态装置是一件以“ 驱散 ”为主要效果的仪式器物设计,“1659次/分钟”是指装置在一分钟内的工作效率。在探讨时下科技世界的技术手段与传统仪式行为的边界日渐模糊,两者愈加融合的趋势现象。
【社会思辨】关键词——民生与社区、环境与危机、阅读与思辨、传统与再生
社会思辨,可以被理解是以社会存在为对象,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而发展出的复杂的行为模式。社会的进程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组织和人类的行为方式,并使得城市中的环境、社区、传统与当代等多种概念面临变革的转化。在面对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要求艺术家和设计师放宽视野,改变看待艺术、设计问题的角度,抱着批判性思维,提出反映时下的问题,可以解决社会现状的问题,并将“创新”作为设计和创作的关键元素。
本单元旨在以艺术为核心、以传统为边界、以社会为空间,全面深入揭示年轻人眼中时代自身的艺术状貌、揭示人类艺术的共性、揭示人类共性的艺术。
明胶蚀刻工艺是一门传统的摄影艺术,而乳腺钼钯影像又是极其现代的产物,此两者在碰撞中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表达,是基于在二维图像语言里找到一种和传统影像工艺相合作的方式,既有时代的精神又兼具古典的美好。
电台实质上是作为连接倾诉者与倾听者的一个中间的介质物,在其中所起到的传递作用。基于双方互惠性的原则下,电台与倾诉者、倾听者三者之间相互联系转化,借助语言将一种感知体验转变为一种叙述形式,通过声音语言引导视觉的创作。
MOYOUNGO独立设计师品牌创立于2013年,这一名称由中文“磨洋工”得来,意在用自嘲的手法突出慢工出细活,精益求精的设计态度。同时英文以中式英语可直白译为:趁着年轻,出发!
以水泥和光纤作为材料,通过水泥与光纤产生的光效表达死亡的肃穆与生命不灭的灵性,喻意逝去的至亲像光一样陪伴在我们身边。
墙,行动之边界。基于墙的多重隐喻,以符号语言来纵剖权力秩序。作品一方面用“红墙”暗示当下中国的话语环境;另一方面隐喻全球格局里虚拟之墙的扩张。
作品利用现实语境进行情景空间虚构,通过微缩模型创造一座异托邦世界,试图展现当前时代阴霾笼罩下社会状态与人群症候。
设计的核心是微反应,在作品中我将微反应作为一种叙事语言与表现方法,对现有的人的生命状态,进行细节的叙事研究。并展现科技对人们行为、微反应的影响。
本项目对独立出版发生的社会环境进行多层面解剖,并最终意在构筑知识共享流通链。作为共享经济思维的延展,文化范畴内的知识共享将弥合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异化,进而回应知识民主等相关议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以方言为代表的本土文化日渐式微,方言作为一个地区生活文化的缩影,让人们了解甚至主动保护它是非常必要的。作品由文本和视频组成。文本主要是从日常生活和电影中选取粤语中富有生活趣味的用词,语句和叙事方式。视频则是搜集市井人物极具生活气息和趣味的语句后,设计出适合表达这句话的角色,让他们通过语气,情绪和肢体语言“表演”出粤语的情趣和内涵。
到过去那边,因不甘缓行而放弃眷恋。又苛求欲望而忽视忧虑悲观的远方。我所从属的巨大乐园,只剩下拥挤的空地,充斥污浊、冰冷的喘息,被飞尘粉刷的空气中,逃窜着,追随复乐园
有的人宁愿“形婚”一辈子,也不愿向父母袒露自己的身份,于是我策划了一次行为,假拟了一封自己出柜之后父母传来的简讯,简讯中包含了多数父母对于同志人群的质疑。
以“基弗在中国”事件的50篇新闻叙事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元素的排列组合试验,探讨叙事中真实性与主观性的关系。
【个体意识】关键词——身体与感知、包容与审视、叙事与空间、臆想与猜想
身体是个人的具象化产物,“人”的存在首先是身体的存在,是身体确证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并保证了我们作为人的意义的实现,正是从身体出发,我们才得以与外界相连,完成对世界的感知,身体也是记录历史文化的场域。
真正的自我是完全自由的,也没有人能比我更了解我自己。人类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是个自主的系统,听从的永远是自己内在的声音。
在这里,艺术家用多种艺术语言来探讨个人意识在这个多繁复杂的社会中的无限延展性。
绘画作为被观看的对象其指向是静态的,我们被迫停留在某一刻与其对峙。而引人思考的也正是这种时间性的特质。我想要通过绘画与影像结合的方式试图弥补绘画一些特定状态的叙事过程,继而引发观者一些深入的思考。
此作品将植物作为记忆符号,试图将本具有流动性的时间和记忆凝固在某一个时刻或空间中,最终还原出某种状态。是鲜活和腐坏的混合体,就像人的生命中,好与坏是如影随形的。在追忆消失的过程中,重新构建消逝的过往与空洞的当下、自身与外界之间的关系。而随着冰块的融化,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则开始逐渐枯萎。
自我之脸:幼儿在镜像阶段通过镜子中看到的形象建构起了自我的概念:他者之脸:在伦理学中代表回应与责任,他者的印象在主体中建构,使得主体自我的意识得以完善。《他者之脸》这个作品通过人脸识别、大数据、图像处理等技术与拉康理论中自我建构的核心——镜子结合,单身出一种全新的语境。以来探讨“人工智能”对人类自我建构的重塑作用。
作品的视频部分,以赛博格元素为代表的新视觉风格,一方面是一种形式审美上的个人选择,这是一种符合当下美学的随机性、碎片化的视觉方式,再加上一些glitch,闪屏效果,但是本身又是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性。
“性”在此时,更像是阳光下藏在美好事物背后的影子。而影子本身,其实也很美好。
以科幻小说电影中的折叠城市的情节为线索,将城市空间分为交替折叠的三个独立空间,将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分隔其间,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双重折叠。通过对不同身份人群真实生活状态的调研,收集折叠城市这个话题在社会各维度的评论。
这件作品献给我的母亲。
这是一个关于我和母亲之间存在的仪式的记录。以时间为点,香柱为线,爱为面。
我并不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这背后我与母亲深刻的故事,我只是想借此表达,爱与信仰一样,不论男女,无关身份,希望借此提醒自我,常怀感恩。
借此-感谢我的母亲,爱您,
我爱我的母亲以及所有爱我的人。
The Ordinary Load Institute是一个存在时间短暂的工作机构,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不被留意的重复和冗余行为。作品名称源于歌词:Each Man Beneath His Ordinary Load,呈现方式为影像和服装,服装部分以工装为基础,增加不同功能的附件用以拟仿和展示种种“庸常的负荷”,尝试从不同方面关注功能性与身体的联系。
游戏以一个塑料模特在出厂前由于适应不良进入了经期而展开。
在进行各种不同行为模式的角色扮演和游戏开放性尽头的探索中,讨论对“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焦虑。
触感对于我来说难以用语言、文字形容。它像一团烟雾,无法看清轮廓,却又让我深陷其中。
这件作品中,尝试利用大幅模糊影像、雕塑、视频、以及综合材料的方式,将这种感觉捕捉、呈现。
作品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讲述的是一个女人暗恋一个男人的故事。故事没有采取传统叙事方式,而是选择了通过诸如信件、烟头等生活痕迹来托物言志。
这是一出独角戏,在这个私密隐匿的情感空间里,爱情不再是关于两个人如何相处的问题研究,而是一场伟大的自我表达,爱的是谁,有多爱,现如今关系怎样……一个个问题都已烟消云散。
“物我两忘”项目试图以非二元论逻辑的语境理解首饰与人的关系,笔者从个人体验出发,重新认识“主观”与“客观”、“人”与“物”、“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即非二元论的逻辑系统)从而推到出“两忘”属性的“首饰”与“人”,探讨首饰在非二元论逻辑下的属性、功能、美感和意境的全新可能性。
自古以来,人们在让自己获取愉悦感与满足感这件目的的驱使下创造出了很多的工具,这些工具通过使人感受到不同强度、不同触感的刺激从而解决人的困扰并获得生理上的舒适感与愉悦感。如果将上述的满足生理需求作为首要的基础的需求,而后面的更偏向心理安慰的需求该从何而获得呢?
人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与环境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对立与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变态反应实际上是身体对于既知的无害物质的一种排斥,过敏现象也逐渐介入心理和认知等方面,等待探究。
霍金预言人类需在一百年内逃离地球,引发了我对宇宙的探索 找到最完整的行星系统Kepler-11,但其内部六颗行星并没有卫星——月球,因此我意图写信给Kepler-11,介绍独特的月球以及这种相伴却隐匿的关系。本作品对“背面”的视觉传达方式进行研究,生成可读与背面的信件、书籍、天体装置、错位折叠设计,探讨当隐匿神秘信息作用于设计时,通感的设计表现与联觉叙事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在不同情绪控制下人体各部分活动的主观感受激烈程度不同,它受心率、呼吸、组织代谢、出汗和皮下血液流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作用。以这种主观感受的激烈程度为标尺,从而绘制出我称之为“情绪地貌”的图像。基于这些图像,再将其视觉化、物质化,制作成三维模型,通过视觉材料再次引动观者情绪。
与其蜗居在家
不如与艺术共舞
2017年8月29日-10月7日
我们在北京时代美术馆等你!